梁平介绍

时间:2022-11-27  来源:重庆网  作者:cqw.cc 我要纠错


基本区情

梁平位于重庆颈部,是巴渝第一大平坝,幅员面积1892平方公里,辖33个镇街,总人口93万,城镇化率51.5%。

区位条件优良。梁平处于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川东北的重要联结点上,是主城都市区东向开放的重要支点,是深化川渝东北合作的天然桥头堡,是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重要板块。距主城都市区60公里,到万州机场、达州机场、万州新田港均半小时车程,自古为交通南北、东出西进的重要通道。

历史人文厚重。梁平史称梁山,西魏元钦二年(公元553年)置县,1952年取“高梁山麓平畴远”之意更名梁平。破山海明禅师开创西南禅宗祖庭—双桂堂。有梁平竹帘、梁山灯戏等国家级非遗项目,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明代理学家来知德,用象数结合义理注释《易经》取得巨大成就。梁平机场是二战时飞虎队第一作战机场,培育了“中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 

生态禀赋卓越。梁平是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典型示范区、国际湿地提名城市。梁平沃野千里、碧田万顷,有“小天府”之美誉。东有高梁山、西有明月山,溪流纵横、湿地润城。双桂湖是“三峡风景眼、重庆生态湖”。百里竹海是梁平人民的金山银山。万石耕春是巴渝最浓的乡愁源。森林覆盖率达55%。2021年空气优良天数336天。

产业基础扎实。梁平古称都梁,素来百业兴旺。农业方面,水稻年产量32万吨,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工业方面,成功创建“两群”地区首个市级高新区,集成电路、食品加工、新材料等主导产业不断壮大,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1家、市级数字化车间13家,平伟实业获评2021年全市“灯塔工厂”揭榜企业。服务业方面,旅游综合收入五年年均增长50%以上,获评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西周、春秋,县地属庸国。战国时属巴国、巴郡。秦、西汉,属巴郡月忍县(治今云阳)。西汉居摄三年(公元8年),县地属巴郡临江县(治今忠县)。东汉初,属益州巴郡。兴平元年194),刘璋三分巴郡,县地属固陵郡(治鱼复今奉节)。建安六年(201),改固陵郡为巴东郡,县地属巴东郡直至晋代。

西魏元钦二年(553),置梁山县,以境内高粱山为名,治黄土坎。

隋开皇三年(583),全国撤郡改州,以州统县,梁山县隶南州(治今万州区)。大业三年(607),废州设郡,以郡统县,梁山县隶巴东郡(治民复县今奉节)。

唐武德元年(618),改巴东郡复置信州,梁山县隶信州。武德二年,析信州的3个县置南浦州,梁山县隶南浦州。武德八年,隶夔州。武德九年,隶浦州。贞观八年(634),浦州改名万州,天宝元年(742)改名南浦郡,乾元元年(758)复名万州,梁山县均隶之,直至宋初。

宋开宝三年(970),以万州石氏屯田务置梁山军,亦名高粱郡,同于下州,隶夔州路,领梁山县(中下县),军治今梁山镇,县治自黄土坎亦徙此。元右元年(1086),还隶万州,寻复故。

元至元二十年(1283),升梁山军为梁山州,领梁山县,隶夔州路。

明洪武四年(1371),新宁县(今开江)划入梁山县,洪武六年十二月,裁梁山州,仍置梁山县,隶下川东道夔州府。洪武十年五月,改隶忠州,后还隶夔州府。洪武十四年,新宁县划出。

清康熙七年(1668),裁新宁县入梁山县。雍正七年(1729),新宁县划出复置。雍正十二年,改隶忠州直隶州。

民国2年2月,以道统县,梁山县隶川东道。民国5年,全川军阀混战,形成防区制,梁山县成为川军一、二军、国民政府军二十、二十一军的防区。民国18年,直隶四川省政府。民国24年3月1日,川政统一,全省划为18个行政督察区,梁山县隶第十行政督察区,列为一等县。民国29年,列为二等县。

解放初,梁山县隶川东人民行政公署大竹专区。1952年12月3日,因县名与山东省梁山县同名,遂以境内有平坝而更名为梁平县。1953年3月10日,撤销大竹专区,梁平县划归万县专区(地区)管辖至1997年6月,1997年6月由重庆直辖至今。 2016年12月,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2017年1月10日,梁平县撤县设区挂牌。

民族人口

全区总人口916923人,其中城镇地区人口377075人,占比41.12%;乡村地区人口539848人,占比58.88%;总人口中男性477116人,占比52.03%,女性439807人,占比47.97%,男女性别比约108:100。年度出生率为6.06‰;死亡率8.17‰;自然增长率为-2.11‰。总人口中汉族人口913656人,占比99.64%;少数民族人口3267人,其中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土家族1148人、苗族586人、壮族457人、侗族200人。

 

自然地理

梁平区地处重庆市东北部,四川盆地东部平行岭谷区,三峡库区西沿,地理坐标北纬30°25′—30°53′,东经107°24′—108°05′,东邻万州区,南接忠县、垫江县,西连四川省大竹县,北倚四川省开江县、达州市达川区;距重庆市区180公里,距万州区67公里。东西横跨65.35公里,南北纵贯52.1公里,幅员面积1892.13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梁平区地质构造属于新华夏系四川沉降褶皱带的川东褶皱带西北端部分,由明月峡、南门场和黄泥塘三条背斜,虎城、任市和梁平三条向斜,以及金鸡向斜核部的一部分组成。背斜和向斜均呈北东走向,其中背斜紧凑成山,向斜宽缓成谷,高低相间,平行排列,是典型的隔档式褶皱构造。

梁平区境内最高海拔为1221米,位于蟠龙镇扈槽村窄垭口,最低海拔高程为221米,位于石安镇双河口。境内有东山(黄泥塘背斜)、西山(明月峡背斜)和中山(南门场背斜),均呈北东走向,平行排列,互不衔接。山区海拔500—1221米,面积606.5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32%。东山和西山因山顶出露的嘉陵江组灰岩被水溶蚀,呈狭长岩溶槽谷地貌形态(在东山为城南槽、在西山为百里槽),两翼须家河组砂岩相对成为陡峭山岭,故为“一山两岭一槽”型。中山顶部未出露嘉陵江灰岩,无溶蚀现象,仍保持“一山一岭”型。在“三山”之间分布着许多起伏不平的丘陵,东南和东北为深丘,中部和西北部为浅丘。面积1184.9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62.9%。在区境中部,东、西两山之间,有一块由古代湖泊沉积而成的平坝,地势平坦而开阔,面积100.73 平方公里,在全区总面积的5.4%,它被称为川东第一大坝,即梁平坝子。

梁平区境内地势高出邻县,为邻县溪河发源地,龙溪河、甘井河、汝溪河、普里河、铜钵河、新盛河等六条主要河流迂回于平坝浅丘之间,河床狭窄,分别流入垫江县、忠县、万州区、达州市达川区和开江县。梁平区地貌由于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和岩性的控制,以及受水文作用的影响,呈现出“三山五岭,两槽一坝,丘陵起伏,六水外流”的自然景观,形成山、丘、坝兼有而以山区为主的特殊地貌。

水文特征

梁平处于长江干流与嘉陵江支流渠河的分水岭上,地势高于四周,为邻县溪河发源地,过本区境客水量极少。区内主要河流有龙溪河、铜钵河、新盛河、普里河、汝溪河、甘井河共6条,主要支流48条,全长843公里。平均河网密度0.43公里/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105627万立方米,年均流量33.5立方米/秒。

龙溪河  长江左岸一级支流,是我区境内最大的河流。龙溪河干流发源于梁平区明达镇龙马村文家沟,在荫平镇群乐村肖家沟出境,流入垫江县普顺镇,流经明达、礼让、仁贤、和林、云龙、荫平等镇。流域分布在我区中、西南部,流域海拔395~1183米,境内流域面积798.13平方公里,干流长70.1公里,河网密度0.45 公里/平方公里。龙溪河在我区长于5公里以上支流29条,长度319.2公里,主要支流有小沙河、七涧河、回龙河。年径流总量44408万立方米,年均流量14.08立方米/秒。

铜钵河  又名铜宝河、通巴河,属明月江支流,在我区境内又名波漩河,发源于四川省大竹县周家镇月城村,在碧山镇黄桥社区进入我区,流经碧山、虎城镇,在虎城镇八林村出境,分布在我区西部,海拔380~1183米,境内流域面积277平方公里,干流长16.7 公里(均为界河),河网密度0.42公里/平方公里。铜钵河在我区长于5公里以上支流4条,长度79.11公里,主要支流有水岩河、袁驿河、亲睦河、施家河。年径流总量15760万立方米,年均流量5立方米/秒。

新盛河  明月江支流,发源于龙门镇沙井村,流经龙门、新盛,在新盛镇联盟村出境,流入开江县,分布在我区北部,明月峡、南门场两背斜之间广阔向斜浅丘平坝,海拔449~952米,境内流域面积168 平方公里,干流长22.0公里(其中界河2.5公里),河网密度0.42公里/平方公里。新盛河在我区长于5公里以上支流4条,长度69.57公里,主要支流有文化河、河源河、东风河、朝阳河。年径流总量9811万立方米,年均流量3.11立方米/秒。

汝溪河  长江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万州区分水镇马王槽,在曲水镇三合村进入我区,经曲水、福禄、石安等镇,汇集大小支流,在石安镇里程村双河口下游1.5公里处流入忠县。流域分布在我区东南部,流域海拔221~1221米,境内流域面积281平方公里,干流长35.4公里,河网密度0.38公里/平方公里。汝溪河在我区长于5公里以上支流5条,长度70.6公里,主要支流有蟠龙河、培文河、福山河。年径流总量15568万立方米,年均流量4.94立方米/秒。

普里河  长江二级支流,发源于我区梁山街道天鼓村,在复平镇大龙村出境,流入万州区铁炉乡,在开州区渠口镇汇入小江,流经梁山街道、合兴街道、复平等镇,分布在我区东北部,海拔315~1221米,境内流域面积152平方公里,干流长 27.2公里,河网密度0.37公里/平方公里,普里河在我区长于5公里以上支流3条,长度55.7公里,主要支流有龙滩河、白杨河、李家河。年径流总量8695万立方米,年均流量2.76立方米/秒。

甘井河  长江一级支流,发源于东山蟠龙镇聚水村,由槽内暗河流出,到同心场成为明流,过大观,纳众山沟,转南为梁平、忠县界河,在忠县境干井镇,汇入长江。分布在我区东南部,海拔292~1221米,境内流域面积214平方公里,干流长24.3公里,河网密度0.45公里/平方公里,甘井河在我区长于5公里以上支流3条,长度54.1公里,主要支流有千福河、回龙沟、冯家河。年径流总量11385万立方米,年均流量3.61立方米/秒。

气候特征

梁平气候资源丰富,属亚热带暖湿气候,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偏少;光、温、水分布同季。主要气候特点是:春季气温不稳定,初夏多阴雨,盛夏炎热多伏旱、洪涝,秋多绵雨,冬季暖和,无霜期较多,湿度大,云雾多。

气温方面:年平均气温为17.0℃,春季(3—5月)平均气温16.3℃,夏季(6—8月)平均气温25.8℃,秋季(9—11月)平均气温17.2℃,冬季(12—2)平均气温6.9℃;极端最高气温为40.3 ℃(2006年8月15日),极端最低气温为-6.6℃(1977年1月30日)。

降水方面:年平均降水量为1291.9mm,春季平均降雨量322.1mm,夏季平均降雨量570.2mm,秋季平均降雨量340.5mm,冬季平均降雨量59.1mm,日最大降雨量为234.1mm(1989年7月10日)。

日照方面: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1270.7小时,春季平均日照总时数323.3小时,夏季平均日照时数542.9小时,秋季平均日照时数278.7小时,秋季平均日照时数为125.8小时。

土壤特征

全区土壤共划为4个土类、6个亚类、17个土属、60个土种、84个变种。

水稻土类  该土类为梁平主要土类,在山区、平坝、浅丘、高丘都有分布。共661692亩,占农耕地57.18%。计3个亚类、9个土属、36个土种、52个变种。

紫色冲积水稻土属,有沙田、半沙半泥田2个土种,沙田、闭口沙田、半沙半泥田3个变种。计13472亩,占耕地1.16%。主要分布河流两岸一、二阶地。

暗紫色水稻土属,有黄泥田、大眼泥田、鸭屎泥田3个土种及3个变种。计10071亩,占耕地面积0.87%。分布于区境内三条背斜的山麓,海拔600米左右一带,宽约100~200米不等。

灰棕紫色水稻土属,有石骨子田、沙田、半沙半泥田、豆办泥田、黄泥田、冷沙田、黄泥夹沙田、冷浸大泥田、鸭屎泥田7个土种,闭口沙田、黄沙田、深脚烂泥田等12种变种。计383260亩,占耕地33.13%。主要分布于向斜轴部及两翼,海拔300~500米的广大浅丘宽谷地区,遍布51个乡。

红棕紫色水稻土属,有红石骨子田、红沙田、半沙半泥田、豆瓣泥田、黄泥田、大泥田、硝田7个土种,9个变种。计100487亩,占耕地8.69%。主要分布在向斜轴部一带,遍及25个乡。

棕紫色水稻土属,有沙田、半沙半泥田、大泥田、黄泥田4个土种,10个变种。计13959亩,占耕地1.21%。主要分布在向斜轴部、海拔600~700米的坪状高丘地带,集中于紫照、龙江两乡。

矿子黄泥水稻土属,有矿子黄泥田、黄泥田、大眼泥田、鸭屎泥田4个土种。计32277亩,占耕地2.79%。主要分布在东、西山槽谷地区。

冷沙黄泥水稻土属,有冷沙田,冷沙黄泥田2个土种。计8335亩,占耕地0.72%。主要分布在低山中上部,农耕地少,多为森林、茶园、荒山。

老冲积黄泥水稻土属,有黄泥田、黑夹黄泥田、碱性鸭屎泥田、黄泥沙田、黄沙泥田5个土种,8个变种。计87734亩,占耕地7.58%。主要分布在黄泥塘和明月峡两背斜之间的广大平坝地区,即梁平城区至屏锦、礼让至新盛的公路两旁一带,海拔450米左右,是全区水稻生产的基地。

扁沙黄泥土属,有扁沙黄泥田、黄泥田2个土种,4个变种。计12098亩,占耕地1.05%。主要分布在山麓一带。

冲积土类  全区仅有河流冲积土1个亚类,紫色冲积土1个土属,1个土种,2个变种。共计1233亩,占农耕地0.11%。分布于区内主要河流两岸,是近代河流冲积物的逐步淤积,经人工垦殖形成的。

紫色土类  全区有棕紫泥土1个亚类,4个土属,16个土种,20个变种。共计445149亩,占农耕地38.47%,分布于区内广阔丘陵地带。

暗紫泥土属,有杂色石骨子土、黄泥土2个土种,3个变种。计11316亩,占耕地0.98%,分布范围与暗紫色水稻土相同。

灰棕色紫泥土属,有石骨子土、沙土、半沙半泥土、大泥土、豆瓣土5个土种,6个变种。计286722亩,占耕地24.78%。分布范围与灰棕紫色水稻土属相同。

红棕紫泥土属,有红石骨子土、红沙土、半沙半泥土、大泥土、豆瓣泥土5个土种,7个变种。计138442亩,占耕地11.96%。分布范围与棕紫色水稻土相同。
 

物产资源

梁平区已发现的矿种有煤、石灰岩、石膏矿、天然气、铁、泥炭、绿豆岩、砖瓦用页岩、钾矿、陶瓷土、砂岩、建筑石料用灰岩、水泥用灰岩、电石用灰岩、矿泉水、地热等10多种。已开发利用的有8种,即煤、天然气、陶瓷土、砖瓦用页岩、砂岩、建筑石料用灰岩、石膏矿和水泥用灰岩。

天然气、煤、石膏矿为优势矿种,煤的基础储量达5000多万吨,石膏矿的基础储量达2700万吨。

全区固体矿产资源赋存特点总体上是:中小型矿床多,大型矿产少;能源矿产、非金属矿产多,金属矿产少。

  主要蕴藏在背斜冀部出露的三迭系上统须家河组地层,东、西、中山的香溪群煤系地层厚度为338~480米,分为6个亚层,其中1~5层有煤可采,一般煤层厚0.3~0.5米,最厚可达1.5米。全区海拔200米以上地层的煤蕴藏量为4600万吨,可开采量为3900万吨。西山比东山的煤质好,适用于工业锅炉用煤,结焦性好,宜炼焦。西山煤炭一般水分在1~1.57%,挥发份19.75~42%,灰份7.18~23.29%,固定炭44~79%,发热量5000~6000大卡。

煤炭分布于西山的北西翼,南起狐狸嘴,北至水碾子,全长30余公里,煤层分布较广,层数较多,大部分为缓倾斜。煤层有外大龙、独连、大炭、沙炭,一般厚度0.3~0.8米,背脉、硬炭、双连、三夹连、岩炭,一般在0.15~0.7米,分布在七星、竹山、龙胜、虎城等乡镇的山村。地质储量1604万余吨。南东冀,南起鹞子岩,北至黄鼓楼,全长50余公里,以急倾斜状产出。煤层有外大龙、小龙、内大龙、铜炭,一般厚度在0.3~0.5米,其中铜炭走向较正常,贯穿南北全境;还有石夹、四脉等煤层,一般厚度0.1~0.2米左右,分布于回龙、屏锦、聚奎、礼让、明达、龙门、新盛等镇的山村,有地质储量1222余万吨。东山以内大龙为主要煤层,北西翼南段,南起大堰沟,北至高家垭口,走向较稳定,一般厚度0.2~0.4米。其次是灰脉,南起高家垭口,北至圣音堂,地质储量984万吨。另有广脉、二脉、三脉煤矿,走向极不稳定,仅局部可采。中山的煤层走向变化大,煤层仅0.1~0.4米左右,可采储量仅20余万吨。

石膏  俗称花石膏,以白色为主,带浅灰色,含泥质较少,细中粒状结构,硬度为1.5度。主要蕴藏在近背斜轴部三迭系嘉陵江组,产于后期堆积物之下部,黑泥色至深灰色,具粘性泥土为主要找矿标志,厚度可达20~30米,平均20米,全区总储量2700万吨。主要分布在回龙镇左家坝至新盛镇银杏村白果坝,走向30多公里。

石灰石  主要为三迭系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中厚层状夹薄层状石灰岩,全层厚约300米,出露面积大,沿背斜轴部成层状分布;其次为侏罗系自流井之大安寨石灰岩,沿背斜两冀分布,连续性好,呈青灰色、灰色、粗结晶体结构,厚20~70米,一般厚40米左右,总储量约10亿多吨。在西山约有储量7亿吨。经采样分析,氧化钙(CaO)50.33~54.87%,氧化镁(MgO)0.2~0.83%,二氧化硅()0.75~1.69%,可用于冶炼电石、水泥和其他建筑原料。

铁矿  梁平以薄层状菱铁矿为主,分布于煤系地层中,共有5~10层之多,厚度在0.02~0.3米,沿走向常尖灭,多呈扁豆状透镜体产出,地质储量371万吨。分布较稳定的地区有圆木沟、邵沟、左家坝、王家沟。全铁含量为19.1~37%,一般品位25左右。矿体较薄,分布稀疏,品位较低,经济价值不大。

钾矿  产于背斜轴部三迭系雷口坡组的下部,常为雷口坡组与嘉陵江组分界的区域标志层,黄泥塘背斜轴部的钾矿层位稳定,呈似层状或连续透镜体产出,因受构造变动影响,也有呈角砾状产出者。地质储量35万余吨。厚度一般在0.6~0.8米,最厚达1.3米。一氧化二钾()含量在7.9~12.5%之间,一般在10%左右。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上一篇:重庆市梁平区政府
  • 下一篇:梁平区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范围
  • 无相关信息
    重庆生活资讯

    重庆图文信息
    看日出日落,赏秋日美景,石岭山寨一日游静享惬意悠闲
    看日出日落,赏秋日美景,石岭山寨一日游静
    重庆国际博览中心
    重庆国际博览中心
    企业社会保险线上办理
    企业社会保险线上办理
    个人社会保险线上办理
    个人社会保险线上办理
    2023年重庆义务教育入学招生政策
    2023年重庆义务教育入学招生政策
    重庆市轨道交通9号线票价,首末班车时刻表,线路图
    重庆市轨道交通9号线票价,首末班车时刻表,
    国博线首末班车时刻表及运营线路图
    国博线首末班车时刻表及运营线路图
    重庆环线运营时刻表,环线运营线网图
    重庆环线运营时刻表,环线运营线网图
    推荐信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关于我们 | 打赏支持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Copyright © 2022 cq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网 版权所有
    ICP备06013414号-3   公网安备 420105020010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