涞滩古镇
时间:2009-11-25 来源:fzflxx.com 作者:cqw.cc 我要纠错
瓮城,不过那是皇城的官制,高大雄深。而涞滩古寨是属于民间的,也不失壁垒森严。然而,真正让涞滩扬名立身的却是二佛寺,其被著名学者丁明夷赞誉其是“一颗埋在地下的明珠”。这座始建于唐,兴盛于宋,重建于清的千年古刹,其大佛通高12.5米,全身妆金,光彩射人,仿佛正在讲经说法,道不尽“说即不说,不说即说”的禅定之境。二佛身后北、西、南三面崖石之上,还集中镌刻着在国内都罕见的、规模较大的摩崖造像,其造型优美,雕刻精致,充分展现了南宋石刻艺人的极高造诣。千百年来,古寺晨钟暮鼓,香火鼎盛,每月的初一、十五赶庙会,尤其至春节之际,这里更是万众云集,车鸣马喧,热闹非凡。在腊八这一天,二佛寺还会在寺庙中熬煮腊八粥供奉佛祖,并分馈众乡亲。早在七晚上,僧人们便将准备好的数百斤糯米,加上红枣、红豆、葡萄、枸杞、苡仁、百合、莲子等一起熬煮,一直熬到初八凌晨,5点不到,方圆十里的人们都会携老扶幼赶来这里,就为喝上一碗冒着热气、年味四溢的腊八粥。作为一种特制的节日食品,一碗粥就是一碗祝愿,一碗幸福,既能驱赶岁末的寒气,又召唤着新一年的好运气。正如宋代大诗人陆游诗中写道:“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节日到了涞滩,要喝当地人自酿的米酒,这酒度数低,不割喉,如同这方的景色一样古韵醇香。无论男女都是一海碗一海碗地端,彼此间碗口碰得砰砰响,然后乘兴赏酒旗、店肆、大红灯笼、城碟⋯⋯这些古代诗词小说中的事物历历在目,恍惚之间那远去的岁月又倒流回来。
去二佛寺烧香礼佛是涞滩人庆祝春节的一道重要民间仪式。每到除夕这一天,下午四五点钟,沐浴更衣前来参加祭祀、听新年头钟的老百姓就挤满了寺院,烧香烛,磕长头,长廊里还挂满小红灯笼,用长条红纸贴上许多字谜、灯谜供人们参详,答对了,佛门则以手珠、护身符甚至经书相赠。至六时,庙里摆上素筵,按照一方传统习俗,人们要吃长寿面,寄托着人们祛病延福,辞旧迎新的情感愿望。晚八点之后,大殿的弘法堂里早已坐满了香客和游客,木鱼阵阵,青烟袅袅,主持讲法布施,香客默念有声,齐齐笼罩在一片温暖吉祥的佛光里。直到午夜零时,当主持亲率僧侣信徒一行,同时撞响寺内高悬的巨钟,钟声传出十里之外,不绝于耳。此刻,方圆百里的乡村大地,正鞭炮齐鸣,烟花纷飞⋯⋯大年初一,人们聚集在涞滩瓮城下听演唱:《十二月花名》、《双探妹》、《泥木石用》等一曲曲本地民间小调,古朴委婉,风情悠悠。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所有的一切,都蕴含着涞滩人民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向往,也是世代传承下来、在他们心中永远抹不掉的过年情结。
标签:











